自称“中式面馆第一品牌”,和府捞面因广告违规被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5:04:00    

日前,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因在直营门店(分公司)入口处摆放违规广告牌,和府捞面(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罚3万元。近年来,和府捞面广告多次“踩红线”被罚,不久前该品牌还因“同面不同价”引发消费者不满并登上热搜。

多次因广告违规被监管

2024年12月26日,上海和府餐饮将自行设计制作印有“中式面馆第一品牌”的广告牌放置于各直营门店(分公司)入口处,用于商品展示及对外宣传。2025年1月6日,执法人员依据举报对“和府捞面”张杨北路店进行了现场执法检查。

根据广告法相关规定,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极限用语。此前和府捞面就有分公司因在垫餐纸上印制“TOP1.中式面馆第一品牌”字样被立案查处,可见不属于初犯。针对该事件,记者尝试联系和府捞面方面了解进展,截至发稿时暂无相关回复。

和府捞面因广告违规被罚也非首次。2024年6月,和府捞面南京子公司的9家门店因在美团平台店铺发布了标有“莱茵衣藻辅助降糖”宣传字样的衣藻面广告,构成了食品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被当地监管部门罚款6万元。2022年7月,和府捞面上海子公司因宝山万达店自行印制了“累销3亿碗”和“大众点评五星面馆”的字样海报,存在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而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6240元。

去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

和府捞面成立于2012年,受资本青睐,其在2015年至2022年间,共完成A-E轮融资,累计对外披露融资总额已超16亿元,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龙湖资本、华映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

在资本持续注入、门店快速扩张的光鲜外表下,公司却曾出现过持续亏损。2023年,公司股东之一的绝味食品披露了和府捞面的业绩数据,2020年至2022年,和府捞面分别实现营收11.07亿元、17.32亿元、14.56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2.11亿元和-2.99亿元,三年累亏超7亿元。绝味食品称,亏损一方面是由于和府捞面处于扩张期,为占领市场份额加大了营销费用支出;另一方面受各地管控影响,物流及原材料成本大幅增加。直到2023年,和府捞面才对外披露实现扭亏为盈。

近期有报道称,在和府捞面的“2024年度总结暨2025战略大会”上,创始人李学林披露,2024年和府捞面营收达25亿元。与此同时,和府捞面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5%。

在业绩之外,和府捞面亦多次卷入舆论争议。据悉,在公司以“养生食材”作为宣传点的同时,陆续有消费者甚至员工爆料称,其产品使用“预制菜”“料理包”。#和府捞面被曝含预制菜#话题一度引发热议,但和府捞面方面认为,央厨制作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2022年6月9日,和府捞面上海一门店因泡萝卜片过期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罚款5万元。另据黑猫投诉平台,截至2025年5月9日,涉及和府捞面的投诉达112条,部分涉及食品安全,如“店内出现蟑螂”“食物中夹带头发”“炸鸡中发现异物”等。

今年4月底,#和府捞面被指同面不同价背刺打工人#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有消费者发现,和府捞面同款产品在不同门店售价不一。对此,工作人员解释称,系门店装修、服务品质等因素差别导致,但该解释并未获得广泛认同,不少消费者认为企业存在转嫁装修成本之嫌。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