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区新闻广场
一名67岁的老人双侧股骨头坏死,无法行走。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通过关节置换术,让老人恢复了独立行走。
来自龙岩的周先生,今年六十七岁了,最近半年,他觉得自己的左髋关节十分疼痛,甚至无法独立行走。他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两侧股骨头已经坏死,需要做髋关节置换手术。但在手术前,他的血沉(ESR)显著升高,这会大大增加手术的风险。最后,周先生来到厦门市第五医院寻求降低血沉的方法。
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冯亮华:我们给他做了一系列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检查之后,明确诊断这是个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而且是一个重度的状态。
周先生告诉医生自己二三十年前有过一次关节痛的经历,但是他当时没有太在意,就一直拖着没有治疗。同时自己四十多年来一直有每天饮一斤高度白酒和抽烟的生活习惯。医生由此判断,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周先生如今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的情况。
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冯亮华:综合治疗之后,患者的髋关节疼痛是有减轻一些,但离患者的心理预期值还是有一定差距,这个方案用了差不多前后半个月。
此时北大人民医院姚海红教授来医院指导,她提出采用生物制剂“托珠单抗”来改善患者的类风湿关节炎,最终诊疗组制定了靶向控炎和个体化调整双管齐下的新治疗方案。
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冯亮华:后来我们这个方案一上去,效果确实非常明显,可以说(血沉)降到只有原来的1/3了。原来一百多,后来一周之后我们给他复查了一下就降到四十多了,而且患者的疼痛也明显减轻。
经过三周的系统治疗,周先生的血沉下降至手术的安全范围,之后顺利完成了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恢复良好,已经可以拄拐独立行走。为了表达对医生的感谢,周先生和家属还专门手写了一封感谢信。
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冯亮华:健康的生活方式跟免疫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其实是非常大的联系。比如说晚上休息不好的一些病人,或者说经常抽烟的病人,他的免疫状态一般是有问题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是要及早地,规范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