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入画来系列报道之 梁河县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生态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15:16:00    

风景如画的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 (何成江 摄)

德宏融媒记者 张智仁

晨曦微露,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面如同被打翻的星河。白鹭振翅掠过湖面,漾起层层涟漪。河畔新生的芦叶随风轻摇,与远处黛色的青山共同勾勒出梁河县最温柔的天际线。

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县城边,2017年被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多年来,梁河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生态核心阵地,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和绿美县城建设。

2023年,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考察组的验收,并得到了专家“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高度评价。

从荒芜到繁茂的蝶变乐章

初到此地的游客很难想象,如今野鸭嬉戏、绿意盎然的生态秘境,曾是采砂机轰鸣、垃圾漂浮的荒芜河段。

梁河县痛下决心,整合1.2亿元资金,实施了科普宣教设施、森林步道、防洪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岸线治理及沿线村寨人居环境建设等12项工程,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常年达到国家Ⅲ类标准,部分区域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真正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和谐共生的秀美景象。

满是疮痍的河道,经过系统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黑鹳、彩鹳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此现身。多年来,公园累计记录维管束植物420余种,脊椎动物18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瘰疣螈等16种珍稀物种在此安居。

在湿地公园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中,严格的巡查制度是关键一环。“以前,南底河存在采砂、围垦、放牧、烧烤等破坏生态的问题。现在,我们以最大限度保留河道的原真性、自然属性为原则,保育区内禁止人为活动。”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所所长康昌良介绍,管理所设有公益性专项岗位,8名管护员每天4人进行2次巡护。同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联合多部门共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的共建合力。

全民共护的生态共同体

正午的阳光洒进湿地公园的“群芳林”里,彩虹路上布满斑驳的光影。“县委、县政府及各单位、爱心企业共同捐赠,在湿地公园周边植树3万余株,打造了‘群芳林’‘德馨林’等主题绿化区。南底河梁河县城段在2023年被省水利厅评为绿美河湖典型标杆。”梁河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李宗瑾见证着湿地公园周边环境的蜕变。

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让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湿地公园建好后,整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芦苇花开、白鹭成群,这里成了大家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勐底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怡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将清河行动纳入社区工作日程,通过党员‘双报到’、‘三双’服务,联合志愿者、责任区单位开展清河行动,带动沿河群众自发保护河流,居民已经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看到垃圾还会主动捡起来,湿地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对于住在金沙院的黄萍仙来说,湿地公园的变化给她带来了极大便利:“以前河边一片荒芜,没有椅子,也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现在修成公园,风景好,带娃娃很安全,还提供免费饮用水,甚至可以免费充电,太方便了。”

生态觉醒照亮绿色发展之路

夕阳将湿地公园的天空染成橙红色,芦苇在晚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这片在晨曦与暮色中不断生长的湿地,记录着梁河县从生态觉醒到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这里不仅是一个湿地公园,更是梁河生态价值观的实践样本。

为持续加强湿地公园保护,梁河县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一方面,加大巡查巡护力度,将巡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劝导制止放牧、割草、捕鱼等破坏湿地的行为。另一方面,人民检察院、公安、渔政、环保等多部门携手合作,开展定期及不定期联合巡查,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安全防护通告,与周边企业和个人签订安全管理告知书,加强科普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维护湿地公园的生态安全。

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梁河县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旅游赋能”的创新模式,结合湿地资源和文化特色,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各沿线乡镇、村寨建立起良好的共管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文化民俗活动、湿地特色旅游,解锁了生态观光、研学探索等多元体验,将湿地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环境好不好,长着翅膀的鸟儿最知道。”不久前,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时,又惊喜地发现了4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鹮嘴鹬的活动踪迹,这是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连续三年成功记录到鹮嘴鹬的身影。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梁河县以铁腕治污的果敢、全民共护的温情、创新融合的智慧,将曾经的疮痍之地化作珍稀物种的栖息天堂。

当暮色渐浓,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芦苇丛在夕照中覆上一层金色薄纱,白鹭掠过水面,振翅间溅起晶莹的水珠,这幅流动的水墨画卷,是生态觉醒的温柔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