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为纸 以刀为笔 递封“汉画像石”信诉说千年前的传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07:03:00    

编者按:竹帛难存,金石永固。汉画像石作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其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多样,不仅生动再现了数千年丰硕的文明成果,更展示了中国孝悌忠义的传统美德和修齐治平的治国理念。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石说齐鲁”系列报道,带您触摸石刻上的华夏美学,让汉魂在石上“苏醒”,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交织。

从东汉到2025年

经过时间的沉寂

汉画像石

完成了解石、打磨、画样和雕琢

每一道痕迹,都诉说着不同的场景

石上史诗,一眼千年

这,是我们跨越千年的会面

滨州惠民的汉画像石再次面世

还要得益于当地的村民

惠民县石庙镇百姓耕种时

发现了这种“特殊”的石头

便挖出置于田间地头

后被惠民县博物馆收藏

惠民出土的汉画像石

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技法

整体造型风格偏向敦厚

纹饰复杂,雕刻精美

其中,最有名的属前两石

第一石《车马出行图》

由两部分组成

上部弦纹边框附有连弧纹装饰

下部刻有车马出行图

从左向右依次刻侍者、三导骑

三轺车和打躬施礼者

导骑均为一人一骑形象

三辆轺车,第一车乘主仆二人

后两车均为一马一车形象

人物均为随从

整个场面威武壮观,十分煊赫

该石是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

所有已知出土汉画像石中轺车数量最多的

也彰显墓主人地位的崇高

第二石《苍龙图》

长177.5厘米、宽35厘米

浅浮雕了一条苍龙

苍龙身体修长

在龙尾右侧有一个

长2厘米、宽1厘米、深1厘米的方孔

初步推测为一墓门立柱

能呼风唤雨的苍龙,是四神之首

象征东方、左方和春天

在古代是人们图腾崇拜中的神灵之一

更是汉画像石中多见的瑞兽图案

滨州地区横跨黄河两岸

位于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

虽然出土汉画像石数量较少

但更加简化、大气

在刻制样式上采用了凸面线刻

具有纹样细节简化、纹饰单一化

雕琢风格多样化的三大特点

汉画像石上雕刻的羊头纹、铺首衔环纹

四神纹、车马出行图等纹样

体现人们渴求祥瑞、辟邪和守护等精神

铺首纹与鱼纹的组合

则表达出当时滨州人们朴素生活的观念

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滨州惠民的汉画像石

如一封雕刻着中华文明的信

以一种强悍的生命力

向后世讲述着迷人的神话传说

传递着两千多年那个伟大而苍茫的时代

文案:许光宇

设计:魏亦汝

策划:单青 唐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