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越陈越好”!新规落地,南宁市场大多中药饮片都标注了“保质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2 15:00:00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从8月1日起,中药饮片必须标注“保质期”。连日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南宁市面上的大部分中药饮片,都已经被标注上了保质期。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表示,新规开始施行后,公司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尽量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

市场已在售产品

均标注了保质期

8月5日、6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宁市大学东路的一家药店,看到店内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不少中药饮片。记者随意拿起其中一款查看,看到包装袋后面标注有保质期。店员介绍,目前,店内的中药饮片外包装上都已经标注了保质期,没有标注保质期的药品已经下架。

随后,记者在大学东路另一家店的中药饮片零售区看到,所有中药饮片也都被贴上了保质期。顾客陈先生表示,他买中药饮片会关注保质期,因为保质期不仅能够体现饮片的质量,还能提醒老人不要盲目囤药,过了保质期,药效很可能就流失了。

确定饮片保质期

企业面临新挑战

按照相关规定,药品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开展对药品行业的全覆盖检查,如果中药饮片标签不符合规定,部门会进行处罚。新规落地后,不少药企都在开展相关工作。

一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刘先生表示,在《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前,使用原有包装、标签生产上市的中药饮片,可以继续销售、流通。“我们企业有一些中药饮片是在施行前生产的,担心会被消费者误解。”

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晓霞表示,8月1日后,新生产的中药饮片必须符合新规。目前,公司已经采取改善仓储环境、更新包装材料等措施,使中药饮片受影响的不利因素降低,保持质量稳定。郑晓霞认为,新规的施行,有助于督促药企在采购源头,选取质量更优、关键成分含量更高的药材;同时,也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精细化管控、降低中药关键成分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以保证中药饮片在保质期内合格。

郑晓霞表示,中药饮片保质期的研究和制定,这对药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保质期过长,容易导致药效下降,可能会面临监管处罚或消费者投诉;如果保质期过短,容易导致医疗机构和终端零售门店存在销售压力。

大多消费者支持

希望能加强科普

对于中药饮片保质期标注新规,大多消费者表示支持。“中药饮片标注了保质期,让消费者心里更有底,知道什么时候该吃完,也能避免吃到过期药。”正在一家药店购买党参的市民李女士说。

不过,也有一些消费者对中药饮片保质期的具体规定不太清楚。“我知道西药有保质期,但中药不是越陈越好吗?怎么现在也有保质期了?”市民张先生感到疑惑。他希望药店或相关部门能多开展相关知识科普,让大家了解不同中药饮片的保质期以及保存方法。

陈者为佳的饮片

保质期该怎么算

不少市民表示,一些中药饮片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效果更佳,比如陈皮、半夏、麻黄等,保质期该怎么算?

8月6日,记者在一家连锁药店看到一款新会陈皮上写着保质期60个月,店员称“虽然包装上写了60个月,但陈皮放得越久,功效越好,只要保存得当,都可以用”。

对此,郑晓霞认为,企业会平衡传统经验与现代标准。公司在评估环节,会对中药饮片进行稳定性试验,对中药有效成分、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降解率,结合包装形式、贮存条件等因素,科学制定保质期。此外,公司会对中药饮片实行动态监管与风险控制,对易生虫、变色、走油的品种、高风险品种(如易产生真菌毒素品种和指标成分降解率高的品种)加强检查、检验频次。同时还会根据中药饮片的稳定性和日常监管,及时修正保质期。

业内资深人士韦先生表示,中药有其特殊性,部分品种不会因时间关系导致质量变异、影响疗效,比如化石类的龙骨、龙齿和绝大多数矿物类中药饮片。韦先生认为,“保质期不等于变质期”,对于一些陈者为佳的中药饮片,相关部门、药企、药店等可以增加科普宣传,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和误解。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中药材虽有“陈药”一说,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都是“越陈越好”,要根据产品属性和保存方式来看。大部分中药材建议最好趁早食用,一旦药材质量下降,药效降低,有时非但起不到保健养生作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大家不要做“囤药族”,中药材最好用多少、配多少,随买随用。

■相关链接

中药保质期的分类及规定

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保质期都有明确规定,中药饮片的保质期一般为1至2年。不同药材因性状和成分不同,保质期有所差异。例如,干燥根茎类的中药材保存时间较长(约2年),而含挥发油多的中药材(如薄荷、桂枝等)保质期较短(约1年)。中成药是经过加工制成的成品药物,一般标注的保质期为2至3年,具体期限视药品性质而定。例如,片剂和丸剂的保质期通常较长,汤剂和液体制剂保质期较短。煎煮好的药汤最好当天服用,若需保存,冷藏条件下一般不超过24小时,超过时间容易变质。

以上规定不仅基于药物的理化稳定性,也结合了临床安全和使用效果。虽然有些人觉得中药“陈放”久了功效反而增强,但科学研究和药材标准表明,药材成分经过长时间储存后,往往会发生化学变化,疗效难以保证。

如何科学保存中药?

中药虽有保质期,但通过科学保存,可以有效延长药材的使用寿命,保证其疗效。以下是一些实用的中药保存建议。

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存放环境,中药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减少霉变和虫蛀;使用密封容器存储,可将中药材装入干净、干燥的密封罐或密封袋,减少空气接触,降低氧化和受潮风险;避免与异味物品放在一起,中药具有吸附性,容易吸收周围环境的异味,影响药材品质,存放时应避免与强烈气味的物品混放;定期检查药材状态,存放过程中要定期检查中药是否发霉、虫蛀或变质,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避免使用;按照说明书或药店建议使用,购买中药时应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长期囤积或使用过期药材。

综合《南国早报》、《南宁晚报》、大众网

来源: 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