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人流如织的商圈景点,一抹抹流动的荧光绿,是城市交通最坚实的守护者。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沉稳的作风,在交通执法一线游刃有余;他在事故现场抽丝剥茧公正定责,从警近两年收到锦旗十余面;他用暖心服务传递城市温度,成长为守护平安的新生力量。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青岛交警市南大队的三位青年民警,感受他们护航平安的奋斗风采。
王建
守护平安的多面手,“跨界新兵”硬核护航
“师傅,这里不能停车,请立即驶离。”“开车的时候就不要拿着手机了,注意安全。”“前面骑白色电动车的市民,佩戴好头盔,靠右行驶。”在市南区费县路附近路口,一道笔直挺拔的荧光绿身影格外醒目。市南交警中山路中队副中队长王建正在全神贯注地指挥交通,引导出租车及网约车有序驶离,劝导驾驶员规范行车,确保路面安全畅通。从警十余载,王建在多个公安岗位上接受过锻炼和磨砺,从派出所110、特巡警大队、指挥中心警航队,再到扎根市南交警。变化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从警初心。“我是2024年年初调到交警岗位,其实是一名‘新兵’。”王建说道,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他快速熟悉并掌握了工作内容。

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过程中,偶尔会碰到不理解处罚规定的市民,有电动车驾驶员并没有意识到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存在抵触情绪。面对这类情况,王建结合之前的基层工作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主动讲解真实案例,警示驾驶员这些违法行为可能酿成的严重后果,得到对方的理解和配合。每逢节假日及旅游旺季,青岛火车站及中山路附近路段出行车流、人流大幅度提升,部分道路交通压力骤增。路面执勤、隐患排查、暖心救助……王建与同事们坚守岗位各个路口疏堵保畅,为来往的市民游客保驾护航。2024年暑期,王建帮助多位游客寻回丢失手机,有一位游客回到当地后,还特地拨通12345热线表达谢意。

王建还负责“高峰岗”和“护学岗”,早上七点到岗,他往往六点左右就从家里出发,提前来到单位做好准备,碰到恶劣天气更是如此。晚上执勤遇到事故要紧急处理,忙活到凌晨,一夜没合眼的时候也是有的。“我负责的执勤点位附近有一所中学,早上送完孩子的家长若是碰上堵车,怕来不及上班,心情都很焦躁。”王建介绍,现在经过交警近一个小时的站岗,能够有效疏导交通,解决堵车情况。看到学生平安入校,家长们顺利奔赴工作岗位,他同样觉得很开心。风雨兼程的从警路上,王建用专业和热爱诠释着担当使命。“交警的工作就是风里来,雨里去,我们的‘办公室’就在路上。”王建笑着说道,言语里满是对这份职业的赤诚与自豪。

徐子涵
“快侦快破” 追逃逸,“释法说理” 化矛盾
“徐警官,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在文登路中队,市民崔先生激动地向民警徐子涵说道,言语中满是感谢。事情源于不久前,崔先生妻子在驾驶二轮电动车的路上,突然被后方的车辆撞倒,事故导致崔先生妻子受伤。市南交警文登路中队民警徐子涵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勘查,事后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依法对此次交通事故进行定责。这期间,肇事驾驶员情绪激动,对事故处理存在诸多疑问,徐子涵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一一耐心解答,最终促使双方意见达成一致。“以前我主要负责辖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现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事故处理。”徐子涵介绍。2023年7月份加入警营,从警近两年的时间,徐子涵处理各类交通事故轻车熟路,相关的交通法律法规,也早已烂熟于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日常工作中,徐子涵有两大“法宝”,其一是“快侦快破”。2024年4月19日中午,福山支路与鱼山路路口发生涉嫌逃逸事故,徐子涵迅速与报警人付女士联系,询问相关情况。为及时帮助群众挽回损失,徐子涵与同事第一时间来到现场,有条不紊地组织勘查现场,全力查找有关视频监控等证据。从接警到成功锁定肇事车辆,仅用了半个小时,帮助报警人付女士挽回损失。其二是“释法说理”,徐子涵敏锐地发现,部分当事人由于对交通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会对事故责任认定存在误解。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徐子涵向双方捋清法律依据,得到当事人的配合。一驾驶员在文登路附近路口变更车道,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进而引发事故。该驾驶员错误地以为是车辆追尾,起初坚持称不是自己的责任,徐子涵耐心向其解释相关规定,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促进双方握手言和。

徐子涵和同事查看监控情况。
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热心为民,公正执法”“长得又帅,出警又快;事无大小,一心为民”“百姓公仆共筑和谐,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一面面承载着群众肯定和感谢的锦旗,不仅是对徐子涵工作的认可,更是这位00后警官用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的生动见证。

徐子涵收到的群众感谢锦旗
于锦晟
从警营新手到新秀,“后浪”让守护持续升温
2024年8月份,从山东警察学院毕业后,于锦晟怀揣着对交警职业的憧憬和期待,加入市南交警宁夏路中队。“每天早晚高峰时,我会在车流量大的路口指挥车辆分流,如果遇到交通事故,会和同事到场勘查取证,同时确保道路畅通。”于锦晟介绍道。刚来到中队不久,正值旅游旺季。一天晚上,于锦晟像往常一样,在五四广场附近人行道站岗。夜晚的灯光秀美轮美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这时,于锦晟注意到一个外国小朋友在路边哭,疑似和家人走散。见此情景,于锦晟赶紧上前,用英语简单与小朋友交流。“这才知道他是学校的学生,学校组织出来活动,结果游客太多,他跟丢了。”得知情况后,于锦晟立马报备情况,并联系学校的负责人。过程中,他不断安抚小朋友的情绪,最后成功帮其找到了带队老师,安全回到活动队伍。


站在交警岗位,于锦晟深刻明白,自己不仅是执法者,更是群众危急时刻的守护者。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保障道路畅通、为平安出行保驾护航,还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次站晚高峰固定执勤岗时,有群众焦急地向于锦晟求助,称车里有断指伤员需要紧急送医。了解情况后,于锦晟立即上报,同时指挥路面车流,为载有伤员的车辆让出了一条快速通道。由警车在前开路引领,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直到确认伤员得到妥善救治,于锦晟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车水马龙见证成长印记,一件件平凡警事,定格暖心瞬间,坚定了于锦晟守护路畅人安的初心。

于锦晟与同事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为了让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于锦晟还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走进学校和社区,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根据日常执勤经验及与外卖员、快递员的多次沟通交流,他自己动手精心制作宣讲课件,并根据反馈进行补充,让宣讲内容贴合实际引人入胜,通过现实案例讲解、直观视频展示等形式,生动向新业态配送人员分析了交通违法行为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及交通陋习存在的隐患危害。“看到因为我们的宣传让辖区交通违法和事故发生率降低,我感到很自豪,作为青年民警,我也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奋斗是青年的代名词,作为青年民警,今后的工作中,于锦晟希望用行动践行,守护平安路,没有“暂停键”。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雯 黄滢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