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使用绩点!北大最新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0:59:00    

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

7月27日,北大表示,这一本科学业评价工作改革,旨在鼓励学生更好地探索发展方向、发挥个人禀赋,不以单一标准评价学生学业能力。

“取消绩点”只是本次北大本科学业评价工作改革的其中一项。该校将从设置容错探索机制、增加等级制评定方式、完善课程考核反馈机制、深化学业多元评价等方面,优化本科学业评价工作。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学期第九周结束前,学生可在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记载方式确定后,不可修改。成绩合格可以取得该门课程学分。

关于取消绩点,北大表示,各院系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不同使用场景的学业评价办法。对于在学年级为2023级和2024级的学生各院系可继续沿用原有评价方式。条件成熟的院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基础上,可以提出相应衔接方案,保证平稳过渡。本年度推免资格申请和审核工作按原办法进行。医学部可根据医学教育特点与实际情况做好优化学业评价相关工作。

北大的改革并非孤例。在2015年,清华大学以12档等级制取代GPA评价,强调多元评价体系,直指“GPA导向的学业成就观”问题。

近年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也陆续调整评价体系,或取消绩点排名,或推行“等级制+综合评价”模式。

对此,新京报发表评论称,人才培养中,选择更多的学科、专业开展本硕博连读培养,把学生从准备升学的学业内卷中解放出来。如此,大学教育方能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

对于北大取消绩点,有的网友还有疑问:


也有不少网友点赞,希望“速推广”。

来源:北京日报、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