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充满机遇的梦想之城,见证了无数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为了更高的目标在这里拼搏。如今,这座城市常住人口已达2500万,堪称寸土寸金。这里汇聚了众多金融和科技产业,土地资源紧张,大规模制造业难以立足,包括酿酒厂在内的许多工厂不得不搬至外地或郊区。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国营酒厂,负责当地的白酒供应。然而,在上海这样一个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里,却没有一家本地酒厂能独当一面,这也为外地白酒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因此,上海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考验的是各大品牌的实力和策略。
由于市场的高度活跃,上海的酒桌上出现了一种特别的现象:不仅茅台备受欢迎,就连品便宜的玻汾也有一席之地。上海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商务活动频繁,对白酒的需求量大,特别是在商务场合中,像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端产品市场需求尤为旺盛。

此外,上海也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很多居民是从外地前来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对新事物接受度高,一些小众品牌酒,在上海也有不错的销量表现。无论是白酒、黄酒、洋酒还是啤酒,在上海都有着稳定的表现,没有哪一类特别突出,也没有哪一类拖后腿。
除了茅台和玻汾之外,上海人也很喜欢另外四款白酒,每一款喝起来都很不错。这些酒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体现了上海市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1、神仙大曲
如果你不认识几个老上海人,估计都没听说过“神仙大曲”这名字。说实话,这款酒确实挺小众的,很多外地来的朋友都没怎么接触过。

作为地道的上海白酒,神仙大曲的味道一点也不输给那些大牌。虽然是浓香型白酒,但风味更接近江淮地区的白酒,口感温和,喝起来不辣口,别有一番风味。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试试,保证给你不一样的饮酒体验。
2、国康1935
上海喝酱香酒的人不少,国康1935就是其中很受欢迎的一款。这款酒产自贵州仁怀地区,这里可是酱香酒的发源地。在贵州本地,这款酒因为口感醇厚细腻、绵柔饱满,深受酒友们的喜爱。

因为酒厂一直专注于提升品质,宣传不多,所以知道这款酒的人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国康酒是一款值得大众信赖的好酒。早在90年代,这家酒厂就为多个知名品牌提供高质量的酱香基酒和老酒,堪称酱酒界的“幕后英雄”。

为了打造一款“老百姓都喝得起的坤沙酱酒”,酒厂请来了原顶尖酱酒集团的酿造大师范应华。他用5年基酒加10年以上老酒精心勾调,打造出了这款优质的国康1935。一上市,这款酒就赢得了众多好评,不仅价格划算,仅百元出头一瓶,而且酒质能媲美几百元的名酒,还没试过的朋友们,真的值得一尝。
3、七宝大曲
在老上海人的记忆里,七宝大曲可是七八十年代的“白酒扛把子”。那时候的上海人喝酒,就认这一款。

如果你现在问年纪大的上海人以前喝什么酒,他们多半会脱口而出:七宝大曲!它是兼香型白酒,曾经还拿过“上海优质白酒”的荣誉,在那个年代可是响当当的地方名酒。对很多人来说,它就是心里的“白月光”,念念不忘的一款老味道。
4、轩尼诗
即使是白酒爱好者,也不得不佩服这款世界闻名的干邑白兰地——轩尼诗。它不仅仅是一款酒,更像是艺术品,代表着顶级品质和独特风味。经过长时间陈酿,轩尼诗的酒液吸收了不同橡木桶的香气,如香草、橡木及各种香料的气息,每一口都层次丰富。

品尝轩尼诗 XO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丰富的果香和花香,接着是醇厚的干果和巧克力味道,最后留下悠长的余味,带有一丝温暖的辛香,让人回味无穷。
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无论是高档餐厅、酒吧还是庆祝场合,轩尼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着尊贵与高雅。上海人特别喜欢在重要节日、纪念日或商务宴请时用这款洋酒来提升气氛,彰显品味。

饮酒习惯反映了上海多元文化和开放消费观念,既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洋酒接受度高,也保持了对本地及其他地区特色酒品的喜爱。市场推广、口感偏好及价格定位等因素共同塑造了上海独特的饮酒文化。
今天先聊到这儿吧。除了这些酒,大家还知道上海人喜欢哪些白酒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